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宋朝人脑袋有问题,但其实不全是。到了清朝时候考虑到要求武夫读书这个可能太难为他们了,曾经将文举题目简化,结果导致社会对武举的地位看得更轻,认为武官都是莽夫,以至于人才纷纷弃武从文。

        清朝末期带兵打仗的大部分都是文官,还美其名曰“儒将”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所以一个朝代中武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很重要哒。

        就像我们现代宣传上也是,你看电视里的征兵广告很少是给你展示兵哥哥一拳头能砸碎几块砖,这个好孩子不要学,伤身体或者是可以做多少俯卧撑,多少引体向上,射击打靶能中几枪,反而是会给你展示一些很高科技的东西。

        比如外行觉得不明觉厉的飞机操作界面,坦克界面,雷达数据图这类东西,搞搞计算,通讯侦查,甚至还动不动就从高校里招兵作者君当初也想去哒!但是身体素质不过关,放弃了鼓励博士硕士加入军队体系等等。这都是塑造了现代军队文武兼备的形象。

        在现代没人会觉得当兵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反而很光荣就是因为军队在我们心里不是一个卑贱的职业,而是高大上,又有情怀又有待遇还有尊重。

        但放到十来年前吧,还是只有考不上高中的人或者贫穷到养不起孩子的家庭才会把孩子送进去。当时如果问:你的梦想是什么,绝对没人会说我想做个军人。

        所以想想如果军队没有转型,哪怕再怎么宣传人民子弟兵的概念,是不是也让人不想参军?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啥?其实我觉得应该是我们有五千年的历史,所以现在发生的事情拥有的教训都能在历史书里面找到答案,老祖宗的经历和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毕竟历史就是研究人的学问,而无论经过多少年,人始终还是那个人,没有变过。

        第39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