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开摊子之后,一股清雅的茉莉香气便徐徐送入路人的腹腔,勾得不少人在此驻足。

        “小姑娘,这帕子怎么买?”跨着竹篮的妇人见自家闺女眼巴巴地瞧着,便停下来问价。

        “十文一方。”常瑛不慌不忙,带笑回答。

        “嘶——这也忒贵了。”妇人摇头感叹,拉着频频回头的女儿就走。

        出师未捷,小姑娘倒也不沮丧。

        这帕子质地不差,吴氏自秀坊拿的素胚都要三文钱一张,刺绣滚边地忙上一整天才能制好一方。

        加上她师父生前特地跑到桂州三年,探访而成的熏制手艺,买上十文钱绝对值当。

        果不其然,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便有位头簪茉莉的新妇,拉着丈夫的手上前。

        这二人的衣着打扮,显然比常瑛身上那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新上不少,眉宇间也少了几分奔波谋生的劳苦之色,显然家境殷实。

        “相公你瞧,以茉莉熏作帕子,倒是少见。”新妇美目盈盈地瞧着丈夫,看起来与之感情甚好。

        “衡娘爱香去东市的妙仪坊买了便是,何故看上这路边的东西?”丈夫瞧一眼守在摊前的两个半大孩子,不太赞同妻子的眼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