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又会不会有一个拥兵自重的故人,带着密令,带着血书,带着三千越甲,气吞万里如虎?爸爸是否会从他那里得到些许的安慰,毕竟激昂的乐章总要有人继续演奏下去,不然变成江南小调,坏了历史的脉络,忍神怪罪。
俱往矣。前尘往事,不堪回首。
伟人其实是一颗双色球,谁中了大奖,只能怪命运的捉弄。但我总会想起伟人的好,伟人的正直和善良。我高中的时候,高年级有个学长,最爱打抱不平。一天下晚自习,我刚回寝室。突然一个高年级哥哥闯进来,一把抓住我说:“你刚才撞了我,不道歉就走啊!”我惊惧不已,我刚才没有撞到谁啊?哥哥作势就要打我,学长跑过来,把哥哥抱住,说:“他叫kevin,我认识。小事,小事,走了,走了。”学长把高年级哥哥连哄带劝的拉走,我的心还噗通噗通直跳。后来有一天,我从学长班教室路过,我听到学长正在和老师吵架。学长怒吼到:“他欺负他!”老师带着哭腔说:“不要你管!”他们俩闹得很凶,没过几天,我听说学长被学校开除,理由是顶撞老师。
学长离校后,我还见过他一次。有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刚走到胡同口,顶头遇见学长。学长高兴的拉着我说:“kevin,怎么在这里遇见你?”我也高兴坏了,激动得竟然忘记向学长要他的电话号码。后来,我听说那个和我起冲突的高年级哥哥到西藏去当兵了,而学长呢?至今,我没有他的消息。
我觉得伟人的正直和善良是不是有类似学长的一面,他看不得谁被谁欺负,所以才有“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慷慨豪迈。如果伟人对人世间的悲啊,苦啊,难啊,折磨啊,欺骗啊,侮辱啊没有一点点的感觉,他又怎么可能去“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对黑暗的控诉和反抗,无论是否获得最终的胜利,都是一场盛大的礼花秀。更不要说,伟人是胜利的一方,是获得成功的天之骄子。我们喜欢每天清晨的公鸡报晓,因为这预示着黑暗的结束,光明的一天到来。所以,我们喜欢伟人,其实是喜欢光,喜欢太阳,喜欢叽叽喳喳的喜鹊,喜欢浪漫的春花摇摆。如果伟人最终也遁入黑暗,我们又拿什么来祭奠他?我们只能告诉自己,伟人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世界。伟人把光明送给我们,把黑暗留给自己,独自在向晚的归家路,孤单徘徊,这才是真正值得纪念的善良。
人类对黑暗的态度从来只有两种,一种叫顺从,一种叫反抗。显然,伟人选择了反抗的道路。最终,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做出何种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因为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深奥得多。你以为仁者无敌,总会出现大魔王;你以为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偏偏会遇到仗剑天涯的侠客;你以为善一定能战胜恶,却总发觉恶无处不在;你以为越堕落越快乐,当读到某句高僧的偈语,你才发觉半生虚度。
这人间,深奥无比。
我常常在想,伟人离开我们已经很久很久,他现在是否已经转世为人。他现在在哪里?在极寒的塞北,还是温暖的江南。他现在应该四十多岁了吧?是男人还是女人?或者无所谓男女,真正超脱的智者,淡看性别。会不会,在某个红旗招展的艳阳天,我在街口的蔷薇花花坛,遇见一个戴红袖套的中年人,听到一口浓重的湖南腔呢?或者,是我太迂腐。伟人不再戴红袖套,而是穿一件耐克背心,背一个大相机,在名山大川之间,拍摄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这位摄影家,是否还记得多年前的十月,那个沸腾喧闹的广场?记得不记得,又怎么样,我们已获得新生,不要拿过去的恩恩怨怨来纠缠骚扰。向生命致敬,向往生之神致敬。
我想起一个词叫作传承,其实不一定要有血缘关系才叫传承。旧时的很多手艺人讲究传男不传女,看家本领只传给自己的儿子,连女儿都是别人家的人。然而,真正学得最好,学的最像师傅的,往往是大徒弟。所以,大徒弟又叫大师兄,可以代替师傅行权的。伟人的徒弟不一定就是我,但肯定包括我。伟人的徒弟为一个群体,有很多成员,有蓝天,有白云,有飞鸟,有小雨点,有雨中的骁龙。所以,我们有很多伟人的继承者,我们继承的绝不是单单一把刀,一把剑,我们继承的是整个千里江山图。然后,我们要把这张千里江山图变成可以活动的,白天人流如织,晚上火树银花的清明上河图,这才是继承者的真正使命。至于,那么多的恩怨,反倒成为笑谈。
我总在想,我们死去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据一些有濒死体验的人说,人在死亡的关口,会看见自己的亲人,会看见黑暗中有一束光。那么,是不是有这么一个玫瑰花园,我们死去以后,就到花园里散步。当我们累了,玫瑰花的芬芳也闻足了,我们再和玫瑰花园告别,重新进入人间。如此,周而复始,无以穷尽。我想,这是有可能的,或者说至少是有希望的,因为我们毕竟还相信神的存在,相信神的伟力和神的智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