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凯文日记 >
        为什么亚洲人普遍对日本人都比较崇拜?这是一个令人迷惑的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日本人善于学习,而且总能找到最好的学习对象,学得惟妙惟肖。唐朝的时候,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制。明治维新的时候,日本学德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换句话说,从奴隶制度到封建社会,日本找了个大哥,走对了路;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日本又找了个大哥,又走对了路。这就是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的地方,他们不认识路,但他们总能跟对人,这也是本事。

        我们中国,其实有固步自封的嫌疑。我们总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之国,是天朝,是上风上水之地。我们在封建社会时期达到国力的顶峰,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但当历史的车轮向前驶进,应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我们却头晕目眩。最开始,我们拒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我们重农抑商。明末其实已经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满清一入关,我们又掉入封建社会的金瓯永固中。

        近代,我们刚步入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仅仅尝到一点点资本主义的甜头的时候,共产主义又来了。我们一步跨千年,跨越式发展,省去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直接步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但问题是,实行社会主义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旧中国一穷二白,我们拿什么来实行按需分配。这简直就是拔苗助长,涸泽而渔。

        富裕的日本,在私有制的内在驱动力刺激下,变得更加富裕。贫穷的中国,在误判人性的错误中,饥荒连连。为什么突然又说到人性?因为人类一切生产关系的内核都在于人性。符合人性,就能发挥出人的巨大潜力;违背人性,可能连社会的基本构架都要崩溃。

        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我觉得人性有善,有恶。我们相信人性的善,所以我们给人以自由;我们也相信人性的恶,所以我们实行按劳分配,允许贫富差距,并且在合理化的基础下开放“剥削”。不要以为“剥削”“剩余价值”“资本主义”“资本家”都是什么坏东西,其实他们是符合人性的,或者说至少是符合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人性的。反对“剥削”其实是反对生产;反对“剩余价值”其实是反对人性的趋利性;反对“资本主义”和反对下雨打伞有什么区别,因为你的遮雨棚还远没有盖好;反对“资本家”其实是反对人性中的恶,但人性本就有善有恶,这和反人类,也只有一墙之隔。

        日本人的聪明就在于,他们总能跟对大哥,走一条正确的道路。二战之后,凡是跟美国走的都发财,凡是跟苏联走的,一个比一个穷。选择重于努力,诚不欺我也。

        人类社会很深奥,一步错,步步错;一步对,步步对。美国发展资本主义,富裕强大。但她并没有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很快陷入资本主义的末路,恰恰相反,美国赶上第三次,第四次技术革命,电脑,互联网,光纤通信,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美国的苹果公司,微软公司,特斯拉,执行业牛耳,让我们望尘莫及。

        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可以学一学日本,我们不是学日本的制度本身,我们学日本善于学习的态度。既然日本总能学到好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也学一学?拿扇子的中国老人不一定要举起一把木剑,但他可以直接别一把手枪,对不对?人类就是这样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模仿,相互竞争,慢慢发展到如今的。

        我看过一部记录片,一个上海男人东渡日本留学打工。他在日本十多年,什么工作都做过,清洁工,铁道员,餐馆服务员,发卡片的小工。他挣了很多钱,他在日本靠自己的劳力赚到很多中国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他在上海的妻子,可以轻轻松松的下馆子,在家静养。他的女儿可以到美国去读书,读本科,读硕士,最终成为一名连日本人都羡慕的美国科学家。日本给这个中国穷人一个“发达”的机会,他因为被日本人“剥削”,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是资本主义给升斗小民的福利,而且这个福利是那么有吸引力,那么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为什么我们中国普通人要去日本,受日本人“剥削”才能咸鱼翻身。我们就在自己家门口挣钱不好吗?当哪一天,我们的人工费也高得离谱,什么清洁工,油漆工,建筑工,装修工,甚至蹬人力三轮车的力夫都成为高收入的职业,这是不是对普通底层劳动者最大的尊重,鼓励和犒劳?最终我们发现,我们曲线进入社会主义,我们通过资本主义而进入了社会主义,这是不是更符合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