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诡异的薛宝钗
薛宝钗本来在我心目中印象还不错,她态度和蔼,性格温和,有见识,有分寸,是很有教养的大家闺秀。但细读《红楼梦》,会发觉宝钗有很多“梗”,这些“梗”,往往趋向于负面。比如,宝钗呵斥丫头:“你要仔细!”很难想象黛玉,湘云会这么说;薛宝钗的金蝉脱壳之计,嫁祸林黛玉,更是写得明明白白,毫无隐晦;再有什么,宝玉午睡,宝钗在旁边替宝玉打扇,简直不合理教;最夸张的说法,宝钗给黛玉送燕窝,暗中下毒。众说纷纭,让人迷惑。
我觉得可以从贾母,刘姥姥两个老人精对宝钗的态度来探索一下。贾母看见宝钗“雪洞”一样素洁的房屋,很不高兴,几乎就是责怪。她要打扮宝钗的房屋,放上这个,摆上那个,好一番操持之后,才满意离开。而刘姥姥看见宝钗,不发一语,莫测高深,没有任何表示。是不是可以认为,宝钗是刘姥姥安放在贾家的一个卧底?所以,贾母才如此嫌弃,刘姥姥才如此暗中喜欢。要这么说的话,宝钗岂非《红楼梦》中的最大反派?非也,非也。听我慢慢道来。
贾母是老人精,她为贾宝玉最终选定的终生伴侣必定是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选择。贾母最终没有选择林黛玉,而是选择她表面嫌弃的薛宝钗当孙媳妇,这是什么道理?我觉得可以从真小人,和伪君子的划分来探讨一下。贾母虽然不喜欢宝钗,但最终发现宝钗是一个“真小人”。她什么都是赤裸的,她什么都是公开的,她什么都是有凭有据的。精明的贾母应该已经发现宝钗的好,和宝钗的难能可贵,所以,最终贾母选择宝钗来做贾宝玉的终生伴侣。这样讲是不是合理一点?
宝钗的判词为“山中高士晶莹雪”,宝钗可是“山中高士”,不要拿世俗的眼光来审视和评判她,因为这对她不公平。至于宝钗和黛玉的关系,我觉得书中已经写得很清楚,黛玉最开始误会宝钗,把她当作“坏人”,后来二人姐妹相称,情同手足,连宝玉看了都纳罕。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钗黛合一”。
宝钗注定会成为一个争议人物,就好像所有“高士”,都是曲高和寡的。如果人人都理解“高士”,那这个“高士”也看不出“高”在哪里?对不对。干脆把宝钗当作数学王子高斯,一个数学家的世界,一般人难以明晰。这就是宝钗的不易和艰难了。
祝福宝钗吧!阳光总在风雨后,山中高士一定会送我们一轮彩虹挂在雨后的爽朗天空,美丽这个国度。
九、还泪的黛玉
前面已经讲过,黛玉是一个悲剧角色,她的悲剧色彩远胜于贾宝玉。从《红楼梦》的缘起就可以知道,黛玉生来就是为还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怎么还?以泪还。所以黛玉总是哭哭啼啼,哀哀怨怨,一副风一吹就倒的样子。黛玉其实和史湘云有相似的一面,她也是由多个“人物”集合而成的一个角色。所以,不能简单说黛玉好,还是不好,因为黛玉本是一个多面混合体。
但从《红楼梦》的缘起来看,黛玉还是非常正面的正面人物。黛玉是绛珠仙草,虽是草木之属,却天生一段仙缘,这是“山中高士”薛宝钗无法复制的特质。我觉得《红楼梦》是一本谜书,最主要的秘密就藏在黛玉和宝玉两个人身上。特别是他们两个的身世,让人迷惑,让人吃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