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摆脱尴尬,徐家颖赶紧说:“如果真是说先捂住口鼻又用利器致死的,那么做尸体解剖就能证明吧?”
穆卓阳点头:“我们会把尸体带回去检查的。如果在起火之前这人就已经死了,那么她的肺部就吸入不了什么烟尘。”
“杀人手段这么残忍,凶手估计是死者生前的竞争者,或者特别仇视死者的人吧?”
“这可不好说。前一阵发生的那起杀妻焚尸案你有印象吗?死者和凶手是小两口,两人由拌嘴吵架发展到动手,男的当时也是喝多了,脑子一热,抄起桌上的刀把女的捅死了,之后为了掩盖事实,点火烧尸,妄图毁尸灭迹,并想制造出死者死于意外火灾的假象。但他这两下子哪能瞒得了我们,现在已经被判刑了。邻居们都没想到杀人凶手居然是这男的,他们平时还感觉这小两口挺恩爱呐。在这个案子里,作案的就是和死者关系很亲密的人。”
徐家颖说:“还是回到眼前这案子上吧。有其他能证明这是谋杀的证据吗?”
唐宋明说:“有,起火点有两处,一处是床上,另一处是门外。”
“门外点火?!”
“要不然门板也就不会起火了。其实这种复合型防盗门里外都有金属构件,是很难起火的。除非是刻意加上了引火助燃的东西。”
唐宋明领着她来到门外,指了指门框下一处发黑的地方:“这里就是一开始在门外点火的地方,纵火者故意把点火的位置靠近门轴,你看,这下面有疑似油污的东西。像这样的老楼,长时间使用的门轴有时会显得发涩,这时候就会注入润滑油进行润滑。估计纵火者认为,一旦有人发现这下面有油渍,也会被误以为是润滑油。不过,加润滑油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把油一直加到溢出这么多。这也忒埋汰了。作案者是希望把油渍延伸出来,方便他离远一些点火。火被点燃之后可以蔓延到门板上。如果你们看屋内,会发现门框下也有油渍,根据作案者原本的设想,是打算把门点燃之后,火势沿着油渍继续蔓延,直到让整个房间都被点燃。”
“可这最后为啥没成功?只有门板起火。”
“老楼失修,地板不平,屋内的瓷砖表面又过于光滑,没保留住多少油,作案者倒上去的油,最后都汇集到了门框下方,延伸向屋内的油渍出现了‘断裂’,所以火势起来之后,原本带有金属构件的门板倒烧得特别彻底,屋内倒没出现什么火势。至于卧室内的火,那属于另一个起火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