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着面巾的青年一边等着桂田长俊的消息传来,一边听着木下祐久和津田元嘉有条不紊地向他汇报北之庄城的现况。

        “因为积雪的缘故,粮食没有办法购入,目前也无法与一乘谷城联系上。但按照之前储藏在城里的量,大致能撑到二月。士兵的人数无法与一揆众正面抗衡,武器的话……这里有留下一些铁炮。”

        北之庄城的情况并没有超脱明智光秀之前的构想。作为一乘谷城的支城,北之庄城更多的是起到警戒的作用,免得立刻就挑动民众敏感的神经,让织田家暂时以朝仓旧臣来治理越前的苦心化为乌有。这样的城必然不可能有太多的兵力,而作为曾经的朝仓主城,一乘谷城的意义和作用显然更加巨大,即使织田家派兵前来,也有大部分是先放入了一乘谷城。

        唯一能让明智光秀略微觉得惊喜的只有铁炮了。

        大概是织田家家督对于这种原由西洋传来的东西实在十分感兴趣,导致整个织田家都有了莫名其妙的习惯——不管是到了什么城,大多数情况下总要带上一些铁炮以防万一。诸如羽柴秀吉这类武将,在驻守时甚至还会有意识地以军费购入铁炮以备万一。

        这次为了让越前国的政权可以平稳过渡,织田家采用桂田长俊来治理越前。织田家并没有派来太多的兵力驻扎在越前国内,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安抚。但相对的,织田家也不可能吐出越前国这块已经落入手中的肥肉,羽柴秀吉等人驻守在近江便是武力上的保障,原本被三郎从家臣手中收集来的铁炮也分出了百余挺,放在了北之庄城——

        前者饮恨于封路的积雪,后者却是恰好能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

        因为崇尚武士道,大多数武将是排斥用铁炮这种“逃避战场的鬼祟伎俩”来进行战斗的。尽管不管是德川家康的三方原合战结束之时,还是至今让织田家记忆尤深的金崎殿后,铁炮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仍然改变不了这种观念。

        好在不管是从主观还是客观来看,面对一揆众,明智光秀都不可能正面交锋。粮草又显然不足以应付守城的消耗,唯一能做的只有紧闭城门,同时尽力击退一揆众。

        也就是用铁炮攻击了。

        刀剑男士能通过“已知”而得到的情报,在做出来的时候并不容许明智光秀草率。他再度确认了铁炮与所存弹丸的数量,又冒着危险在城墙附近窥伺下方的人群,在明确了底下黑压压的一片、即使没有攻城的檑木也难以长久阻挡这些几乎望不到边际的人群后,才做出了使用铁炮的选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