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建章在卫士口中得知一些消息,可随着话音落下,眼神不自觉的落向城关之下,冲杀而来的数万大军。
“伍建章听命,着发兵五万,彻底肃清关下大军,活捉冀州大将颜良。”戚继光沉声道。
“诺,末将立即点兵。”伍建章拱手作揖,转身离去。
可是,不等伍建章走出两丈远,一位军卒自远处慌忙跑来,还不忘扶了扶盔帽,“报!!禀报副帅,城北出现一支大军,人数尚且不知。”
原本戚继光、荀攸、韩世忠在安歇,正是因为淳于琼的十五万大军在官渡,加上主公刘辩在牧野彻底与袁绍结仇,这才会担心淳于琼发兵前来。
然而,此前刚好因为斥候遇袭,戚继光、韩世忠、伍建章、荀攸商议后决定,各司其职。
伍建章驻守城东,韩世忠驻守城北,戚继光驻守城南,西城门较为安全由崔钧西河太守负责驻守,杨再兴、王伯当,林冲、祖逖负责轮班值守的主副之将。
荀攸闻言,看向戚继光,道:“城北?应该是淳于琼的大军来了。”
早在刘辩、林冲闯入官渡大营,返回城中的林冲便将官渡领兵之将尽数道明。
既然文丑已经被主公刘辩刺杀,仅剩掌兵主将淳于琼,领兵先锋大将颜良。
眼下颜良带领三万大军攻打城南,显然是负责佯攻,主攻自然落在淳于琼的肩上,也就是此时的城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