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国志·魏书·张燕传》注引《典略》曰:“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张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

        可见,黑山军诸帅多出于社会的底层,其名号往往源于其个人行为的某项特征。

        又参照上引《皇甫嵩传》可知黑山军诸帅有名号记载的共25人,,如果以25人为25股,每股人数在2.5万至0.65万计算,黑山军总人数在62.5-16.25万人之间。“众至百万”,则很可能是虚数。

        根据《续汉书·郡国志》所载,永和五年140五郡人口总数为240.6721万,黑山军则占该地区总人口的1/4至1/15之间。

        当时袁绍、曹操两大军事集团所能动员的兵力均为30万上下。

        可见,黑山军在当时的关东地区确实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由于分散作战,最后被袁绍、曹操等人各个击破,镇压下去,但他们对统治者的打击是沉重的。

        随着黑山军逐渐强大,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

        张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

        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张燕遣将杜长等助公孙瓒,与袁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