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大人,请恕小婿直言——
在离开长安的日子里,小婿时时刻刻都在想念着小姐,若非时辰太晚,小婿恨不得第一时间出现在小姐的面前。
眼下天色已晚,待明日见过陛下,小婿必将登门,亲见泰山大人与小姐。”刘辩拱手,十分肯定地说。
蔡邕闻言,面露笑意,庆幸当初将蔡琰介绍给刘辩,也庆幸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这不,刘辩不仅率军进入长安城,还亲率大军杀死董卓,将董氏一族灭绝。
虽然当初蔡邕入仕,是因为董卓的缘故,但是,眼下更加清楚得罪刘辩的下场。
老罗的《三国演义》中,董卓死后,蔡邕对其的态度使得自己丧命。
当时身为第一国士的蔡邕,为当时第一奸贼的董卓而哭,看上去很难理解。
殊不知,董卓废立皇帝,又自封为相国,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董卓为了“收人望”,便拉拢社会上的名流来为自己壮门面,因此,“擢用”蔡邕乃“醉翁之意不在酒”,可蔡邕却认为董相国慧眼识珠,更要感谢这份知遇之恩,才会在董卓死后哭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