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搜寻结果大喜过望。
发光材料的技术研发已然普及不少,各项应用也颇为多元这下文献回顾有着落啦,我想了一个下午,然後──「夜光材料应用於道路安全之研究」,就决定是你了!
再次谒见老板时,他认为题目本身还可以,不过没啥亮点,且未能凸显环境工程的效益,因此大笔一挥,改为「萤光材料应用於交通节能与削减温室气T之研究」;换言之,有时候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似乎反倒可以解决不少问题。~这落落长的东东从此成了我的硕论题目。
题目有了,其他问题反倒容易解决。
我从系馆的公用仓库里,将两套起码尘封五年以上的仪器搬回实验室,重新整理後的机况除了偶尔闹闹情绪,需给予必要之安抚外,整T还算差强人意;药品、耗材与其他配件跟供应商下订後,便等着开工。
这段期间我也没闲着,花了将近三个礼拜研读大量期刊,也拜访了几位从事相关产业的社会贤达,尽可能填补过去一年的空白;等到一切就绪,实验室墙上的萧蔷月历也堪堪剩下最後两张了,我听老林的建议,挑个h道吉日,在主设备旁放了包绿乖乖,「沐氏血汗企业社」正式挂牌营运。
一开始状况不错,到了农历春节前,进度甚至略有超前。谁知过完年没多久,在一次无预警的跳电後,设备重开机便状况连连,彷佛得了机瘟;先是保险丝动不动就烧断,再来三不五时设定好的参数还会自己乱蹦乱跳,导致跑了大半天的数据根本不能用,前後请代理商派人来调过几次,状况依旧时好时坏,就这样Si撑了一个多月,最後居然告诉我要请原厂技师来才有办法。
「怎不早说?」我咕哝地抱怨了几句,赶紧要他们联络远在阿姆斯特丹的原厂。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要命的关键时刻,竟给我碰上了真的会要人X命的1T~
代理商的李小姐传达了不好的消息,原厂那边因为台湾目前疫情不乐观,因此不愿放人,希望我将仪器载运过去等云云;姑且不论贵得离谱的运费,空运同样因为疫情面临停摆的问题,而等航运的话,即便没遇上风浪或海盗,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两个月…天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