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郑绍祖与四方乡绅们关系,一直都还不错,这种对大家都有利的事,虽可以想像心里还是万般纠结,但至少到最後,官府的面子还是不能不卖。
折腾了好一阵子,不容易达成了朝廷要求的数目,如期缴了上去,本以为可以喘口气。
没想到上头已经传来消息,与过去几回不同,这次不是凯旋得胜的捷报,而是朝廷派去的六十万大军,在浑河岸萨尔浒*一地,被金兵杀得大败而归,从此建州、辽东之地易主,北方强弱攻守之势易位。
郑绍祖听闻此一消息,只能摇头叹气,默默暗骂一句“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想当年,万历爷初登基的那段日子,朝廷里有张居正当朝,四方有俞大猷、戚继光等g将戍边,培养提拔了多少能臣猛将,一时大有中兴气象。
没想到,不过几年光景,皇上为了满足一己权力之慾望,把这些国之柱石、栋梁,全都罢黜翦除,无一例外。
朝廷里没了主心骨,东林党人与宦臣,还有齐、楚、昆、浙、宣等派阀,无不党同伐异,闹得不可开交,从妖书案*、楚藩案*、梃击案*到京察之争*,一个接一个的党争事件,纷纷扰扰从未停歇。
那些戍边的将领们,就算没有被牵连问罪,但看着那些浴血奋战、效命沙场的同僚们,下场一个b一个悲惨,哪有能不心寒的呢?
加上这位皇上,纵情好逸,三十年不上朝,政局怎能不混乱,纲纪怎能不废弛,今日之败只能说是刚好,算不上意外,而唯独令人没不到的是,六十万大军居然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
不过,在万历皇帝眼里,萨尔浒之战大败的结果,却绝对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举全国之力,征剿一个立国不到三年,成军不过六万的蕞尔小国,居然会败,而且是惨败,他怎麽也想不通,就是想不通,为此郁郁寡欢,不久病倒,隔年便驾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