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儒家只求做学问,只要学问做的精深,自然能感应天地间的文字大道。昔年文祖仓颉开创文字大道,天地惊动鬼神哭嚎,是我人族文明之起源。仓颉造八百文字,就算是那些妖族大圣,也能一字镇压。”老道士看着崔渔,口中滔滔不绝:

        “那酸儒就在孔樊城内,开了一个百草堂,你入城一打听就知道了。”

        “百草堂李铭。”崔渔暗自记下,然后一双眼睛看向老道士,总觉这老道是在忽悠自己,分明嫌弃自己却不说。

        “却不知儒家如何修行。”崔渔问了句。

        “论道,著作经典。只要铸造出的经典能获得天地感应,就可以一步登天。昔年孔圣做《论语》,直接由凡人化作超凡入圣的圣人便是如此。”

        老道士看着崔渔,耐心解释:“世间修炼之道,大概分为三种。一种如道门直接练气。一种便是血脉传承着,亦或者直接称之为异人,只要不断纯粹血脉便可。第三种就是修心禅悟,也就是儒家的路子。”

        “道家练气入门,便可获得不可思议之力。血脉者生而神圣,没有门槛。至于说儒家,唯有著作典籍,明悟文字真意,修著学说获得天地认可,才能一步登天直接入道。”老道士说了句。

        练气士的路崔渔大概知道,毕竟他也曾练气,算得上一名练气士。

        反倒是儒家他觉得好奇,会不会像后世中的那样,修炼出浩然正气?

        崔渔与虞携手离去,看着二人背影,老道士使劲的甩了甩自家发麻的手臂:“不可雕也!朽木不可雕也。看起来也是灵秀的人,怎么这般愚笨?难道那句话真是他无意间听来的?”

        崔渔与虞一路走回村子,此时夜晚明月高悬,忽然只听村子里一阵吵闹,数百只火把在黑暗中不断晃动,一阵阵哭喊、哀嚎的声音遥遥传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