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厚脸皮,他虞浩楠绝对b不过我。
虞浩楠又瞅了我一眼,问:「你最近工作怎麽样?」
我听他问正事便也不再嘻皮笑脸,「一句话概括:我的心灵正在逐渐腐烂。」
「你的心灵早就腐烂了。」他咕哝着。
我学着那些重罪犯自说自话的技能,无视他,「你听说过涂尔g的乱迷理论吗?」
虞浩楠撇嘴,「我不知道你说的人是谁。」
读的不同科系果然会有代G0u,我撇嘴,「简单来说,涂尔g认为犯罪行为是社会的常态,当社会变迁过於迅速,现有的社会结构无法给予人的需求相应的控制框架,犯罪行为就会反映出这个部分,也就是说,犯罪行为会反映社会的问题所在。」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出了什麽问题,严谨定义上的连环杀手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就算是开膛手杰克也是工业化之後的人,鲍曼在《现代X与大屠杀》中提出大屠杀只有可能在现代化的社会下才得以实现,再连结到现在的犯罪来思考,那些大规模、无差别的屠杀,在工业化以前其实不容易达成,一是人口密度没那麽高,二是没有那麽高效快速的杀人武器,机关枪一分钟内可以发S数百发子弹,在一分钟内造成百人伤亡,这在过去的社会几乎不可能办到;再说到前阵子韩国的N号房事件吧,这种犯罪手法非现代社会无法达成,」
「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社会的规范跟不上科技的快速变迁,犯罪行为就T现出其中的漏洞──纳粹的最终解决中,按下杀人毒气开关的士兵认为自己无罪,他只是听从上层指令罢了,而那些观看N号房的用户也认为自己无罪,他们不过是围观罢了,这些集T犯罪行为有一个特点:将行为的结果、受害者的人X放远到行动者的视野之外,使行动者不会直接T验到自己行为的後果,他们没有真的杀人,但他们确实造成了伤害。距离二战已经过了超过半个世纪,类似的问题还是存在,这种状况要怎麽去框架和规范?」
看见虞浩楠困惑的神sE,我止住话音,我的思维方式很发散,容易出现边阐述想法,在过程中又冒出新想法的状况,之前教授就有提醒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的逻辑,我连忙把话题导正,「扯远了,回到连环杀手,连环杀手的出现是社会上的哪个部份出现问题?有学者认为,战後动荡的社会是孕育连环杀手的摇篮,美国战後出生的那群孩子长大後正好就是连环杀手的h金年代,1970、80年代的美国有h道十二大生杀手、山姆之子、BTK杀手、亚特兰大杀手,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在同个时期出现这麽多连环杀手,这不是巧合,甚至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离群值,他们的存在是某种社会疾病的症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s://www.guigushi5.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