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讨论的是《庄子?人间世》之中,「且以巧鬬力者,始乎yAn,常卒乎Y……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这一段的内容。
「且以巧鬬力者,始乎yAn,常卒乎Y,大至则多奇巧;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大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这段用两个状况说明了凡事开始时简单,结束时常变得复杂艰钜。以智巧与人争斗时,常始於光明磊落,最後变成Y谋算计;依礼节饮酒者,开始时规规矩矩,最终落得失言、纵乐的下场。
「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此段说明言论即为风波及忿怒的成因。
言论是没有标准解释、也无一致的看法的东西,同样的话语每个人的解读都不同,常发生说者无意而听者有心,或是错误解读等状况。而这些情形将使事情变得复杂难解。
该如何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呢?除了常听到的劝世名言三思而後行、谨言慎行……,我们可以反问自己「我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麽?」或是「为了达成某目的,我该如何适切表达?」这也属於上述名言的范畴,但提供你我更确切的方向去思考。言语用以G0u通进而达成目的,以「目的」反推言语的适当X与表达方法,或许可以使我们少说错话、少说废话,更能有效G0u通。
「兽Si不择音,气息茀然,於是并生厉心。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此段用野兽临Si前不顾一切奋力一搏、护己伤人的景况,说明凡事若过於b迫,可能引起她人报复之心,而自己还Ga0不清楚状况,更难以预料後果。
文中引用一句格言:「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不改变君令,不勉强成事,过於强求是无益的,也可能肇生危险。在你我的生活经验里,有多少次因为强求而造成不好的结果呢?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强迫别人达成某事或强迫他人屈服?这麽做即使暂时达成目的,是否影响了彼此的关系?过招致反效果呢?
人与人是不同个T,难以思想、行为一致,可以藉由G0u通试着取得共识,若不成则顺其自然,强求或许可以达到一时的效果,但也牺牲了更多的事物,难以挽回。
「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我时常用这句话自我检视。美好的事需要长期经营,错事一旦做了就难以改变及挽回。不论你现在正处於付出努力却仍看不见希望的人生低谷,或是处於危谷边缘再一步就万劫不复,「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以成为你前行的灯塔、临渊的救命索,只要你认为所做的美事值得坚持,将做的错事还有悬崖勒马的空间。
自处的最高原则在於「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凡事顺其自然,保持心灵的自在,承驾於外物之上而不受影响,寄托於不得已的境界陶养己心。
或许目前仍难以做到将凡事寄托不得已,但可以从「分辨」开始。分辨什麽是可以改变的、什麽是无法改变的,无法改变的事即为不得已,不得已就无须强求,「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达到内心平静自在,这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
参考书目:
傅佩荣2012。逍遥之乐:傅佩荣谈《庄子》第一版。台北市:天下文化。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s://www.guigushi5.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