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萧衍那边的情况,表面上看前两人差不多,但实际情况却天差地别。

        曹操从定陶撤退后,将济阴东部八县的郡兵全部调往昌邑,同时把能带走的钱粮器械都带走了,带不走的也都一把火烧掉,只丢了八座没什么战略价值的空城,以及几十万即将断粮的百姓给秦军。

        魏国百姓也是真的倒霉,曹操为了供养前线三十大军,硬是搞出了一个战时供应制,强行收缴了百姓手中的粮草,集中供应,而这也就造成百姓家里的储粮最多只能吃七天。

        这样的制度也就只能在魏国实施,因为魏国穷惯了,百姓习惯了吃了上顿没下顿,再加上大饥荒时期也曾这么干过,并靠着集中供应渡过难关,所以百姓才会愿意自愿上交口粮。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城池沦陷,并且焚毁粮仓的话,一旦百姓手上的粮食吃完,那全城百姓就都会断粮。

        之前曹军将领也还算有底线,除了乐毅自刎前下令烧了濮阳粮仓,以及曹彬在城破后准备烧许昌粮仓却被阻止外,大多数曹军将领都没有焚烧粮库,因为这罪过实在是太大了。

        再加上秦军的攻势又过于猛烈,短短两个月就消灭了近二十万曹军,并且迅速占领西线大量城池,根本没给曹军太多反应的机会,也缴获了大量粮草。

        所以,秦占区领的百姓也并不缺粮,缴获而来的粮草足矣供应,并且还能有所盈余。

        但随着陈留的十万曹军也即将覆没,曹操自然也就顾不上那么许多,丧心病狂之下,竟准备利用百姓来转移矛盾。

        不得不说,曹操输急了后,虽有些不太理智,但当冷静下来之后,用计还是相当歹毒的。

        曹操将带不走的粮草少了,无非会造成两种后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