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乐毅还有一点私心,魏家这一代杰出的人才就,就只有他、乐乘和乐进三人,而他和乐乘都死了,乐进若是也战死的话,那他这一脉绝后不说,乐家也将彻底沦为一个小家族。
所以,哪怕是为了家族,以及子孙后代,乐进也不能死。
乐进自然也知道这点,所以哪怕他依旧忠于曹操,内心深处也并不愿意投降,却依旧还是选择了遵从兄长的嘱托,投降大秦,毕竟对于他们这些大族来说,家族传承的重要性,要凌驾于自身忠诚之上。
在乐进下达投降命令之后,残余的五千守军纷纷放下武器向秦军投降,而这也让秦军几乎没再遇到抵抗,十分轻松的攻占太守府以及各大府库。
值得一提的是,濮阳粮库不被乐毅给提前放火烧了,但军械库和其他仓库却逃过了一劫,而这自然是被乐毅有意为之。
乐毅烧粮库,自然是不想让秦军在濮阳补充到粮草,这样的话就只能从后运粮过来补充,以此来拖延秦军的进军速度,从而为陈留的曹操争取时间。
之所以故意不烧其他的仓库,则是乐毅最后的温柔,留有最后一线余地,让乐进以及其他降将可以好过点。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乐毅都还在为曹操谋划,并且顾全到了乐进,却唯独没有为自己考虑,做人做到他这种地步,也不知该说他高义,还是愚蠢。
濮阳西城城墙坍塌后不久,乐毅就知道肯定是守不住了,于是下达了由他亲自在西城断后,其余各军尽快突围的命令。
收到命令的蓝玉、姜恒楚、余荣旺、牛鸿等将,全都率军向东门集合,打算由此突围。
濮阳守军共计四万五千,而在白起的九日猛攻中,伤亡的人数达到了近万人之多,而西城断后的守军则有一万五,也就是说突围大军总共有两万众。
至于为什么都选择东门?原因也很简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