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不敢,毕竟二十万秦军还在凉海二州待着呢,杨爽若是不见好就收的话,万一把李靖召来,那可就是自寻死路了。
二是隋国目前最需要的不是扩张,而是稳定内部不稳的人心,以及选出一个新的隋王来。
杨爽虽是掌握兵权最多的杨家宗室,按理来说是成为隋王的不二人选,但高欢、韦孝宽、宇文宪、长孙嵩、高昂、高长恭等将也都有兵权在手,未必还愿意继续为杨家效忠。
杨爽显然也知道这些,他现在一个不小心,隋国就有可能会分裂,所以自然是小心谨慎,他做出各种承诺,并且主动放权,以换取众将对他的支持。
在杨爽的一番拉拢下,韦孝宽和长孙嵩决定支持杨爽。
宇文宪因之前得罪过杨爽,不愿为其效力,于是率部投靠了暂时依附于姬昌的宇文泰。
宇文泰在西域大战之中大放异彩,其麾下兵力急速膨胀到了一万五千,再加上宇文宪的五千大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两万,在西域也算是一方小军阀了,所以决定脱离姬昌,自行谋求发展。
至于高欢,他这次是被杨爽救回西域的,杨爽对他有恩,按理来说他应该支持杨爽,可他却又有自己的野心,所以内心深处也是矛盾不已。
在大秦探子的挑拨离间下,最终高欢还是野心占据了上风,选择率一万五千大军独立,在西域自行发展。
高欢还想拉上高长恭、高昂和高继能,但只有高长恭和高继能选择跟他,而高昂却依旧选择效了忠于隋国。
至于跟高欢一同逃入西域的耶律释鲁、耶律休哥、耶律斜轸,以及三千羌军残部,在得知耶律德光已经投靠吐蕃国后,于是决定前往吐蕃投奔耶律德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