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关若是在隋国手中的话,那金城南部防线就才会完善,这样隋国面对大秦也才会有安全感。

        用随时可能丢失鸡肋一般武威东部十县,来换取金城的南大门河关,以完善隋国的国防线?

        隋国内部觉得这笔交易虽亏,但也只是小亏,尚在承受范围之内。

        而且割让十县,换来一县,有去有回,那就不是割地了,而是换地,说出去也好听点,对上对下面子上也都能过去。

        可河关毕竟还在大秦手中,而大秦向来都是只进不出。

        想要将割地赔款,变成和大秦换地,那性质可完全不一样,其中对的谈判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大秦内部绝对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倒不是几十万人口武威郡东部十县,在价值方面比不上万余人口出头的河关,而是不能轻易的去开这个头。

        而且你隋国是战败国啊,割地赔款其所应当,你有什么资格和我大秦换地啊?

        见大秦上下都如此倨傲,完全将隋国当战败国宰割,隋国大使成公英都已经对换地不抱希望了,甚至都做好了谈判破裂的打算,却没想到情况没有丝毫征兆的突然峰回路转。

        秦皇嬴昊想要尽快结束战事,于是乾纲独断,直接拍板答应了隋国的条件,但也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换地这件事不能直接写进条约里,河关也不是大秦让的,而是大秦守将疏忽一不小心让隋军夺走了河关。

        在成公英看来,嬴昊会提出这个条件,是不想改变谈判的性质,毕竟不是换地的话,那隋国就是割地,自然也就是战败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