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孙权又发挥出了他细化行政的特长,在获得了孙坚的同意之后,将会稽郡给分割成了:会稽郡、临海郡、东阳郡三个郡。
自此,吴国共拥了九郡之地,分别为:丹阳、吴郡、豫章、彭泽、鄱阳、会稽、临海、东阳、庐江;
孙坚将孙权下放到会稽当太守,就是为了断掉孙权的念想,可孙权却反而因治理会稽郡的政绩,再次威胁到了孙策继承人的位置。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死这次吴国伐除,孙坚才会让孙策为主将,却让统兵之能更强的孙武为副将,就是想好为不久之后孙策继位而铺路。
对于这点,无论孙权也是心知肚明,但更让愤怒的还是父亲之后的举动。
孙坚任命孙策担任此次伐楚的主将,同还借升任孙权为扬州从事为由,将其从会稽调走了,前往庐江,负责伐楚大军的粮草供应,同时兼任庐江太守一职。
孙坚此举,表面上来看是提拔和重用孙权,可实际上是却也在明升暗降,彻底断绝孙权在吴国的根基。
孙权在会稽的话,虽只是一郡太守,可负责的却是三个郡的军政大权。
而来了庐江的话,他的职位确实提高了,可能管辖的也只有六县之地,而且这六县还和楚宋明三国都接壤。
以庐江六县之地的地理位置,无论孙权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在翻起浪花了,再也不会对孙策造成任何威胁。
不得不说,孙坚此举相当的狠,直接打在了孙权的软肋了,偏偏孙权还没有任何的办法,他根本没办法反抗老爹孙坚,只能老老实实的前往庐江上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