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此举到是和秦昊的‘罪民戍边’之计用意倒是不谋而合,但手段却又更加高明。

        因为打着修建雁门关的借口,向朝廷讨要黄巾战俘,朝廷甚至都找不到拒绝的借口,而且这个时机同样也洽到好处,一听到雁门军讨要战俘,朝廷恐怕巴不得把战俘硬塞过来。

        总得来说王猛火烧雁门关的连环之计,共有三大点好处:

        1,全歼来犯敌军,重创匈奴,可以长期确保后方平定安稳。

        2,趁匈奴空虚,顺势收复中北三郡,不但可借机名扬天下,而且扩大了领地范围。

        3,以重建雁门关为借口,讨要黄巾战俘,充实领地人口,以此铸造帝道之基。

        这三大点中的任何一点,对现在的秦昊都有着难以拒绝的诱惑,而有此三点好处,才是秦昊最终同意火烧雁门关的最大原因。

        王猛是为秦昊今后的帝道筑基,所以就算风险在大,秦昊也必须冒一把险,不过从目前来看,这点风险几乎等同于没有。

        “火烧雁门关只能解决雁门关内的九万匈奴,可雁门关外还有四万匈奴援军。”见成内火势差不多已经达到心中所期待的程度,秦昊当即沉声道:“于夫罗发现雁门关起火,一定会前来支援,要是让他赶到雁门关下,那可就真的功亏一篑了。”

        “那该怎么办?”

        “当然是阻止于夫罗驰援雁门关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