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门前看,若林书院比起当年大了不少,虽是蒙学,可也有不少读书郎再次进
修,柴天诺站在堂外听里边先生的讲解,轻点头离去。
书院已然生疏,义父阿娘才是家,二老离世蛮儿泯然,自己已经没有真正的家。
欲待沿老路上韶音,竟被官府之人阻拦,询问之后柴天诺倒也理解。
原来是太多游客想要上山瞻仰竹居,县令害怕损伤竹居损坏山景,便排了衙役再次看守。
伊始衙役们并未认出柴天诺,可渐渐觉得有些不对,有那心思灵巧的看出,眼前读书人像极了夫子,便有些心情忐忑的问。
只是回家无甚可以隐瞒,柴天诺笑着承认,衙役们激动行礼拜见,然后便转身离去。
与他人相比官府消息终究灵敏的多,早便听闻夫子远游,县令当时便说必然会回来,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上了韶音山,柴天诺与青牛结了绳索,任它漫山遍野的跑,自己未归竹居,而是走向一静谧之地,那里便是四位长者埋骨之地。
先与爹爹娘亲清扫墓冢,百年时间悠然过,随着记忆逐渐增多,二老的身影已如淡墨洇开,再无往日那般清晰。
柴天诺平日里想了许多,却觉这便是长生人大多冰冷的缘由,经历太多记忆太多,喜怒哀乐无数于心,最终无喜无忧,化作顽石般心境,想来也是可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