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国中的资优班上了高中以後各奔东西,所谓的东西,不过就是被两个县里悄悄维持「能力分班」优良传统的高中所瓜分,国三课堂上时常出现这两所高中校长的脸孔,嚣张的跟任课老师借时间推销自己的学校,开出诱人的条件:考上其他县市省中三年学杂费全免;考上建中、北一nV三年学杂费全免外加三年奖学金。
然而即使重金诱惑,还是出现叛徒,考上其他县市省中,还真的就进入那所学校就读的,例如她,丁莳萝。她对自己未来要考上哪一所大学没什麽概念,也不太担心,只希望脱离能力分班的酷刑,脱离早、晚、周六、日自习,脱离才艺课程被数理语文老师借用不还,脱离看听音乐看电影写诗会被导师当众揪出来冷嘲热讽的升学主义,她顽固地想,考试考砸了可以无数次重来,专业选错了也能够再进修转行,但是青春,只有一回,她不想要交付给学校、老师、联考去决定。
她运气还不错,放榜後导师打电话到家里劝诱拿省中成绩回乡就读,正好被好不容易回家一趟的父亲接到,不了解情况的父亲委婉回答会与孩子商量以後再答覆,隔天他就回大陆,回到他另一个更需要呵护的家庭去,完全忘了这件事,导师下一次来电,是NN接的,老人家不懂能力分班什麽的,但她孙nV考上的学校可是日据时代以来的明星学校,断没有回来念乡下高中的道理,丁莳萝就这样躲过导师纠缠,躲过再被能力分班三年的命运。
被网罗进这两所学校的通勤生每天早上涌入北上月台,简直就像天天开同学会似的。
念外县市高中的叛徒们大多选择住校,只有她,甘愿选择每日通勤,因为在清晨旅客稀疏的南下月台,她可以隐身在柱子旁,悄悄看着对面月台的打闹。
对於这个决定最反对的人,第一是国中导师,第二是殷子恺。
「很不合群耶!一起上斗中多好?」
「斗中有什麽好?不过就是国中生活的延续。」
「再辛苦三年,考上好大学,到时就自由了。」
她记得当时摆出最严肃的神情,跟这个傻子说:「青春只有一回,自由无时无刻不可得?」
他被这双重否定句绕晕了,回过神时,话题已经结束,两人走上分道扬镳的路,只是,他没这麽容易放过她,托殷子恺的福,她并没和国中同学脱节,斗中的资优班有一半是原本就认识的,另一半来自其他国中,几次强被拉去凑数聚餐,她也认识了剩下那一半之中的几位,例如总被殷子恺欺压的郑自强同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