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半甯和他第一次下来的时候对于通道长度的计算基本一致,都是五丈也就是十五六米的样子,程煜倒是没感觉到自己一直在走下坡,但他绝对相信赵半甯这种老兵的感觉,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之下,赵半甯的感觉绝对比程煜要强大许多。
十五六米,下坡又降了两尺多,这就是个斜边为十五六米的直角三角形,而他们下沉的深度就是那个三角形的高。斜边的长度等于高乘以夹角的正弦函数。
很快,程煜就反推出他们这一路走来的角度大约在二点五度附近。
如果是这样的话,四条边,每条边都是一样,这意味着最终抵达那个地下河入口时的位置,比起他们刚下到地洞时,要又深了十尺三米多的样子。
整整一层楼啊,当年在这里挖这个地洞和地道的人,他也是穿越到这个虚拟空间里来的吧?而且还得是带着各种现代测量工具来的,否则,程煜真的很难想象,在明朝这种科技环境下,什么人能如此精准的控制这么细微的工程数据?
两人继续前行,到了拐弯处,程煜问道:“还是下沉了两尺多?”
赵半甯在黑暗中点点头,道:“嗯,一样。”他点头的动作,在火把的映照下,投射在洞壁上的影子,显得尤为的巨大,一点头,通道里的光线就会受到影响,看上去颇有些诡异。
两人很快又走到了第三个拐弯处,这次不用程煜开口发问,赵半甯就自己说:“还是下沉了两尺多。”
走到了回字形通道的尽头,赵半甯依旧告诉程煜,他们再度下坡行走了两尺多的距离。
果然是一丈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