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i——#do—mi——.#do——mi————.”
四周小木屋中《白色弥撒》的歌声弱了几分,新出现的是钢琴自低音区开始的分解和弦,安静,沉闷,让人莫名焦虑心灼。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引子?欲表达的回忆的对应象征物?.范宁自然在第一时间就闻悉识别,与“11组失落之时”结合起来思考后,他隐约联想起了一些事物,依旧佯装平静地笑了笑:
“你又不是来帮我升格‘新月’的,找我弯弯绕绕说这么一堆干什么?”
问出这一句应付之言后,范宁忽觉另一簇灵感高涨,不再死盯墓碑上的“”花体,而是猛然扭过头去,看向“村落”的远方天际处。
就如剔骨尖刀划开脂肪与腱肉,不可视的层层浓雾被剥离,天穹的内部肌理袒露无遗。
范宁看到了有如前世3D游戏中“地图边界”的群山夜景,它们有着较高的渲染水平,却总是和现实有所出入,色块、光影、植被等许许多多的解剖元素覆盖在山峦灰绿色肿块的切片上,呈现出有棱角的脉络和旋涡,又似原浆或组织液一般不断流淌。
而在视野的尽头,群山积雪的顶端,一座瘦削的石质建筑拔地而起,仿佛亘古就已存在。
墓碑前方,山峦远端?
范宁站直身子,目光远眺而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