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雷雨这个身份地位以及年龄的人,他或许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会愈发的严谨,但在生活方面,在待人接物上已经可以遵循自己的本心了。

        影响力这么大的学者,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用看很多人的脸色了,如果他不愿意的话,央视他照样能拒绝,因此他对主持人流露出希望采访尽快结束的话语时,那就是他内心的真实表达。

        主持人夏罗丹微微有点尴尬,对雷雨笑道:“好,满足您的要求!”

        采访就此结束。

        雷雨作为华夏第一个获得诺奖的作者,他势必要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也会成为国家重点宣传的正面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确实证明了华夏文学界的能力与水平,说明华夏文学界的叙述能力与文笔力量,已经与国际上流行的写作方式接轨了。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华夏人就有着深深的自卑情绪,这种自卑非但是国力上的自卑,其实也有文化上的自卑,进而延伸到了精神上的自卑,甚至是人格上的自卑,尤其严重的是,使得很多人对黄种人的人种都产生了自卑。

        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情形,而在民国时期,这种情形却是普遍存在,整个国家的民众都产生了一种焦虑感与不自信,当时整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有识之士,都在想方设法的要为自己的国家寻找一个出路。

        其实说白了,就是被打怕了!

        坚船利炮打碎了华夏闭关锁国的国门,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失败,使得天朝上国的子民们的自大梦被一扫而空,也就在这个时候,国民开始怀疑起华夏的一切来,连文化上都质疑起来。

        可是越自卑的人,就越想获得别人的认同,而诺贝尔文学奖这么一个影响力最大的奖项,就成了华夏获得认同感的最佳载体,如果能获得了这个奖项,那将是对华夏主题文化以及整个国民精神的一副强心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