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回答崇祯没有表态,继续问道:“第三个问题,他是否在持续进步?”
众人相互看了看,低声交流了几句后,毕懋康出声了:“陛下,臣以为这个问题是在探究这个人在学术界的活跃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这些可以通过近期产出、团队建设、研究方向的创新性来初步的判断,活跃度越高,就说明他的研究成果越多,发展潜力就越大,反之则越低。
无法持续创造成果的,即便是数年前取得震惊世界的成果也无法进入,那只代表过去,而院士则是代表的未来!”
“第四个问题!”
对于毕懋康的回答,崇祯也没有给出点评,依旧是继续问道:“在他的领域里,什么才算优秀?”
如果说之前三个问题还有回答的空间,这第四个问题就有些混乱了。
他所在的领域什么是最优秀的?那不就是他自己吗?
他自己不是最优秀的,能评选当院士吗?
只有他在那个领域的研究走到了极致,才是最优秀的,评委院士才是当之无愧的。
可问题就在于,研究到了什么地步才算是极致?现在的极致和十年的极致能一样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